|
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 春时游寺客,花落闭门僧。 万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 劳生莫相问,喧默不相应。 |
| 这首诗《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春时游寺客,花落闭门僧》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禅意。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深邃的绿色世界,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盏长明灯在寂静中燃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寂静而温暖的光辉。这里的“长明灯”象征着一种永恒的希望和光明,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为人们带来慰藉。 “春时游寺客,花落闭门僧。”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游寺的场景,游客们在寺庙中游玩,欣赏着盛开的花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落花开,寺庙的大门紧闭,只有僧人独自在寺庙中,面对着花落的景象。这里用“花落闭门僧”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万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禅意,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空寂。在这里,“万法心中寂”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空无和寂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孤泉石上澄”则描绘了一幅清泉流淌、石头洁净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澄明和纯净。 “劳生莫相问,喧默不相应。”最后两句诗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这里的“劳生”指的是繁忙、喧嚣的生活,“莫相问”表示不要问及这些烦恼的事情。“喧默不相应”则表达了与世俗喧嚣相背离的沉默和相应,即内心的平静和与世界的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邃的绿色世界、春天的寺庙游赏、内心的平静和超脱等场景,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禅意。它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世界的和谐,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