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 今辰忽向船亭坐,头眩犹类濒江牵。 履平划地若恍惚,四体不舒惯臲杌。 自嗟时滞久劳苦,驱驰负得贫筋骨。 奉使衙深少吏胥,干官占了东偏居。 西偏有轩扁清足,憔悴几竿苍竹疏。 射檐莫禁落日晒,平白将身随炉鞴。 不奈羸躯苦热情,无故要偿行脚债。 富池狂游期者谁,卷雪楼燬空有基。 离船未久抱虚晕,孱弱忍蹈波涛危。 官衙寂然且卧病,便行小伺西风劲。 庐山夜眠不熟泪不乾,梧树支离凋井阑。 |
|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段,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暑天的船上旅行,身体不适,感到头晕目眩。他感叹自己长期劳累,被驱使而得不到休息,表现出对生活的艰辛的深深无奈。 二段至六段,作者描述了船上的环境,包括船舱的简陋、清幽的轩阁、落日的晒晒、炉火旁的煎熬等,这些都让他感到不适。他抱怨自己的身体虚弱,不能承受过多的热情和劳累,渴望得到休息和恢复。 七段至九段,作者提到了富池的游历计划,但因为身体虚弱而感到担忧。他想象了卷雪楼毁坏的情景,但因为晕船而感到害怕。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卧病在衙的想法,准备等待西风劲吹后继续前行。他感叹自己睡眠不足,泪水不断,梧桐树凋零。这些描述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休息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