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

坡老不期遗李廌,欧公犹误取刘晖。
点头道有朱衣吏,今古相传未必非。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苏轼和欧阳修对历史人物李廌和刘晖的误解,以及他们对这种误解的认可和感叹。 首句“坡老不期遗李廌”中,“坡老”指的是苏轼,而“不期”则表达了出诗人对苏轼遗漏了李廌的惊讶。李廌是宋代的一位重要文人,其才华和品德备受赞誉。这里苏轼被描述为无意间遗漏了李廌,暗示了苏轼的疏忽。 接下来的句子“欧公犹误取刘晖”中,“欧公”指的是欧阳修,他曾经错误地选择了刘晖而非李廌。这里诗人对欧阳修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公正性。 “点头道有朱衣吏”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场景,即有人点头肯定,表示历史的选择未必是错误的。这可能意味着苏轼和欧阳修都认可历史的公正性,并认为李廌被遗忘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 最后,“今古相传未必非”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肯定,表达了他们认为历史的选择未必是错误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苏轼、欧阳修和朱衣吏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思考,以及对公正被遗忘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选择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诗词
  • 1
    [宋]
    治世求才重,公朝校艺精。
    临轩升造士,入彀得群英。
    并蹑云梯峻,联登桂籍荣。
    庇民思善政,慈惠体予情。
  • 2
    [宋]
    辍直仇书馆,联裾校艺场。
    腾骧来万匹,挺拔出千章。
    直钓何妨得,餐风未必香。
    搜才赖公等,要助俗成康。
  • 3
    [宋]
    邓侯读书室,编简自相依。
    胝手焚膏写,疮肩满橐归。
    业文从古有,裁句似公稀。
    欲挈空虚箧,从君乞贝玑。
    邓子诗成癖,全分李杜光。
    楚风还屈宋,宫体变齐梁。
    蔡子辨焦尾,晁公怀智囊。
    三贤方鼎峙,安敢用吾长。
    我愧言诗赐,公真好学回。
    雠书芝阁上,藏史楚山隈。
    把酒论交里,连房校艺来。
    知君怀水镜,依赖免遗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