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空中》

空中窴至理,彼我两俱忘。
自有心如铁,宁嫌鬓似霜。
清泉随涧远,古屋入云长。
此是吾安处,陶然乐未央。
作品赏析
这首诗《空中窴至理,彼我两俱忘。自有心如铁,宁嫌鬓似霜。清泉随涧远,古屋入云长。此是吾安处,陶然乐未央。》是一首描绘诗人心境和处世之道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自我认知,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首联“空中窴至理,彼我两俱忘。”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即世间万物皆有其内在的规律,而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忘却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即要超越自我,与世界和谐相处。 颔联“自有心如铁,宁嫌鬓似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坚韧精神。他比喻自己的内心像铁一样坚硬,不畏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表达了岁月无情、白发渐生的感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衰老,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颈联“清泉随涧远,古屋入云长。”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然景色。清泉流淌在山涧之中,古屋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这些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尾联“此是吾安处,陶然乐未央。”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满足。他认为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悠然自得、快乐无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生活的坚韧、乐观和满足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自我认知,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启示。
上一首
《凭栏》
下一首
《入村》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3
    [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