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琴遂还楚东》

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
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哲理的,通过描绘蛇、龟、军持和孤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独特见解。 首两句“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开始,将人生比作一条蛇,有人却妄图给蛇添上脚,这是徒劳无益的,进一步比喻为做任何事情都不如保持自我,收敛锋芒。这里的“添足”和“龟缩头”形象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哲学,一种是积极进取,一种则是韬光养晦,体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生态度的鲜明评价。 “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军持”是佛教徒手所持的瓶型水壶,但过于执着于佛教修行,就显得过于琐碎多事。而“孤桐自了月明秋”则描绘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形象,象征着自我完成和自我满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和追求,而忽视内心自省和自我实现的行为的批判。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主题表达,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它鼓励人们应该保持自我,收敛锋芒,注重内心的自省和自我实现,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形式和成功。这种人生哲理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易懂。诗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加突出。
相关诗词
  • 1
    [宋]
    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
    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
    遗音髣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
    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
    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
    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於前。
    岂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写此朱丝弦。
    酒酣耳热神气王,听之为子心肃然。
    嵩阳山高雪三尺,有客拥鼻吟苦寒。
    负琴北走乞其赠,持我此句为之先。
  • 2
    [宋]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欹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公酸。
  • 3
    [宋]
    细读养生主,长歌归去来。
    山僧借水品,溪父送琴材。
    病退稀求药,身闲日探梅。
    今宵喜无寐,岷下有书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