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曾见卓时思亭》

自幸知韦布,相期到庙堂。
一朝天夺鉴,千古地埋光。
春雨松凝郁,秋风草萎黄。
德公三酹罢,顷刻九回肠。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幸知韦布,相期到庙堂。》,是一首对人生变迁和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的作品。 首联“自幸知韦布,相期到庙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早年朴素简陋的生活的满足,以及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庙堂,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韦布指的是朴素简陋的生活,庙堂则象征着国家政治的中心。这里诗人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颔联“一朝天夺鉴,千古地埋光。”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天夺鉴意味着有一天,一切的美好都被上天夺去,不再复返。千古地埋光则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光辉都埋在了时间的深处,成为了历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春雨松凝郁,秋风草萎黄。”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变化的感慨。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松树凝郁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秋风草萎黄则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消逝。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 尾联“德公三酹罢,顷刻九回肠。”德公三酹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顷刻九回肠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变迁和历史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对人生的无常、对朋友的感激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宋]
    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 2
    [明]
    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
    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
    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
    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
    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
    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
    <
  • 3
    [宋]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
    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
    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古径穷难尽。
    晴岚拨不开。
    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
    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