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书天岂易乎云,不自鞭心不策勋。 望道初犹未之见,言天终可得而闻。 囿于有极非皇极,概以无文是至文。 万一未能全免俗,宁为八卦易三坟。 |
|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学者或思想者在追求知识和真理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著书天岂易乎云,不自鞭心不策勋。”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追求知识、真理和文化的艰辛和不易。诗人用“天”来比喻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表示这是一个宏大的、深邃的、不易触及的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自我鞭策,不断努力,才能有所进步。 “望道初犹未之见,言天终可得而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追求真理的渴望和决心。诗人表示,尽管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有一天能够看到真理的曙光,听到真理的声音。 “囿于有极非皇极,概以无文是至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并非终极真理,真正的真理是无形的、超越的。因此,诗人倡导追求无形的真理,超越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 “万一未能全免俗,宁为八卦易三坟。”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态度。即使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诗人仍然愿意坚持下去,宁可追求真正的真理,也不愿被现有的知识和观念体系所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诗人通过自我鞭策、超越现有知识体系、追求真正的真理等态度,展现了对于真理的执着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