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雨变化的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仿佛是天神的力量汇集,震撼大地,风起云涌。这里的“蔽天才”和“动地忽惊”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的强大和突然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描述了雨势的猛烈和持续时间之长。像苎絮一样加力下落,似乎连杯觞这样的日常器物也难以抵挡。这两句诗将雨势比喻为苎絮,形象生动,同时又暗示了雨势的强大和持续时间之长。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描绘了雨后山川、竹树的美景。在雨水的滋润下,山川变得更加清晰,竹树失去了往日的青翠,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雨水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困扰,但同时也滋养了万物,使得生命得以延续。茅檐下的流水已经流淌出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雨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欣赏。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雨后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感激自然。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妙之作。
相关诗词
  • 1
    [元]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同舟因语及此,吾二人抵掌大笑,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
    挂蒲帆。
    水云间。
    更有何人,得共此时间。
    说与红尘须左辟,明镜里,白鸥还。
    天风吹面雪消残。
    为春寒。
    放梅悭。
    咫尺吾庐,稚子候柴关。
    几首新诗千斛酒,人道我,转痴顽。
  • 2
    [宋]
    五言诗作七宝塔,四壁惟馀八尺床。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 3
    [宋]
    秋山苍苍秋云黄,鸦浴咸池忽扶桑。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嗟君千太擎天来,而有万卷悬河口。
    乱花飞絮心扰扰,不如中山千日酒。
    黄凿落,赤叵罗。
    姑射真人注宝雪,广寒仙子行金波。
    玉蛆初泛松花露,琼螺再荐椒花雨。
    米大功名何足数,鸿毛利害奚自苦。
    醉则已,睡则休。
    水浩浩,天悠悠。
    君知否,昔在甲辰尧嗣位,迄今嘉定之辛巳。
    其中三千六百年,几度寒枫逐逝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