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 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 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 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 行馌家为黍,要朋户捧罂。 川长应万耦,树密尽三荆。 有相神休茂,多欢国誉荣。 馀粮充近甸,遗秉富陪京,碓罢春梁熟。 机闲织素成。 休牛鸣笛起,会绩远灯明。 路有遗金在,村无吠犬惊。 熙熙难遍纪,徒仰泰阶平。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祭典,描绘了祭祀的盛况和农民耕种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 首联“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描绘了祭典的庄严和盛大。台衮指的是高官,他们承担着祭祀的重任,传呼出禁城,表明祭典的规格之高。 颔联“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描绘了祭坛前的准备工作和农民耕种的场景。错事意味着安排事务,总驷暂观耕则描绘了农民们正在准备春耕的场景。 颈联“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周颂指的是周朝的颂歌,表达了对丰收的赞美。康哉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君王的勤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里用来表达对祭典后丰收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联详细描绘了祭典和春耕的场景,如“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有相神休茂,多欢国誉荣”等,这些诗句描绘了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赞美,“熙熙难遍纪,徒仰泰阶平”,这表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祭典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