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龙游道中三首》

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
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是一首描绘水路航行的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远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航行安全的祈愿,以及对天意的敬畏。 首句“下水楫轻如鹜”将下水航行的轻快比喻为鹜的轻盈,生动地描绘了船舶在平静水面上快速航行的场景。鹜是一种水禽,善于在水中游泳,此句以此为喻,展示了船舶在顺水航行时的优越性。 第二句“溯流帆敏于鸿”则描绘了逆水行舟的场景,将帆船的敏捷比作鸿鸟的灵活。鸿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飞翔之鸟,常被用来比喻高飞远翔,表达远大的志向。这里用鸿来比喻帆船在逆流中的敏捷,展示了帆船在逆风中的坚韧和毅力。 第三句“人心愿祷欲遂”表达了人们对航行平安的愿望。人们希望通过祈祷和祝愿,使航行能够顺利,平安抵达目的地。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对航行安全的祈愿。 最后一句“天意若将无同”则表达了对天意的敬畏。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人们通过祈祷和祝愿希望能够顺利航行,但最终的航行结果或许是由天意决定的。这里既有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远的寓意,描绘了水路航行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航行安全的祈愿和对天意的敬畏。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未知时,应该保持敬畏和谦卑,同时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和祈祷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相关诗词
  • 1
    [明]
    金罍溢倡酬,媚眼转惊秋。
    折腰随鹭下,垂手与龙游。
    夸容未再理,明月在西楼。
  • 2
    [唐]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 3
    [宋]
    西风卷地送凄凉,目断归帆落日黄。
    雁过江天云漠漠,龙游沧海水茫茫。
    故人入梦三更月,近事惊心两鬓霜。
    试把浊醪浇磊磈,樽中犹带芷兰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