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斑竹林边古祠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场景:斑竹林,一种在凄风苦雨中生长的竹子,林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祠堂在鸟儿的啼叫声中,花儿在开放,但这一切都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这里的“鸟啼花发”通常被理解为春天的生机盎然,但在诗人笔下,却显得格外凄婉。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这两句诗更是直戳人心,诗人通过对比“当时”与“今日”的惆怅,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南与北,指两地相思,暗指离别。行人,指作者自己与古祠中的神灵。他们当时惆怅如今依然惆怅,南北相隔,可得知他们的心情至今未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凄美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思。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十分丰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时间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