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 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 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 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谈不须甘。 |
| 这首诗是作者与随斋主人交游时的感怀,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惜别之情。 首联“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直接点明两人对坐交谈的场景。这里,“树犹如此”是化用成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随斋主人风度翩翩、成熟稳重的形象。而“我何堪”则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而“赖有随斋可剧谈”则表达了作者对与随斋主人交谈的期待和欣喜之情。 颔联“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则是对随斋主人的赞美。这里,作者用“满中外”和“秀东南”两个形容词来形容随斋主人的声望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颈联“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进一步表达了对随斋主人的敬仰之情。这里,“背城一战”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比喻,表示最后的决战,这里用来形容诗坛上的竞争激烈,表达了作者对随斋主人诗才的肯定和赞赏。“吐哺三”则是用周公的故事,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这里用来形容随斋主人对人才的重视和礼遇,表达了作者对随斋主人识人用人的赞赏。 尾联“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谈不须甘”,最后表达了作者对与随斋主人分别的惋惜和不舍之情。这里,“每见匆匆”表达了作者与随斋主人相聚短暂的时光,“分去”则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交谈不须甘”则表达了作者与随斋主人交谈的愉快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随斋主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