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栖霞寺》

虚窗残烛明,欹枕旅怀清。
永夜起松籁,蒲山疑雨声。
吟余闲景象,道胜小荣名。
钟罢星河曙,悠悠回旆旌。
作品赏析
这首诗《虚窗残烛明,欹枕旅怀清》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夜晚、窗户、枕头、旅途感受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句“虚窗残烛明,欹枕旅怀清”中,“虚窗残烛明”描绘了诗人旅居之处,窗户空无一人,只有残烛微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气氛。而“欹枕旅怀清”则表达了诗人躺在枕头上,面对旅途的清冷,却感到一种淡淡的宁静和清雅的情怀。 “永夜起松籁,蒲山疑雨声”描绘了夜晚的情景。松树在夜间的声音,让诗人想起了家乡的景象,而蒲山的雨声也让诗人感到一种亲切的乡愁。这两句诗将自然的声音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吟余闲景象,道胜小荣名”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思考。他认为在吟诗作赋之余,旅途中的景象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无需追求过多的荣誉和名利。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最后,“钟罢星河曙,悠悠回旆旌”描绘了夜晚结束,星河初现的景象。诗人回望战旗在悠悠的夜色中缓缓移动,暗示着旅途的漫长和艰辛。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的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唐]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2
    [唐]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 3
    [宋]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
    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