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余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右年,边尘尚霾。
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哀悼,通过对东晋时期王茂弘等人面对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王茂弘等人在新亭望长淮的情景,他们自认为风景如旧,举目皆是山河无异,然而至今回想,仍有余哀。这种哀痛并非个人情感,而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反思。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对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描述。在偏安于海滨的王朝中,故都久已荒废。主持决策的人正在贪天之功,肆无忌惮地施展其雄猜之能。朝士们陷入空谈,不再积极向前。他们遭受着滔天的谗言,直到和议的开启。这种描述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和混乱,也揭示了有志之士的无奈和悲愤。 最后,诗人以麒麟和豺狼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在钟簴之声中,边尘尚且弥漫,这暗示着国家的危机仍然存在。在广阔的天空下,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谁能拯救这个国家?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
    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
  • 2
    [宋]
    尽道吾庐登陟难,上人得得到相看。
    莫言无物堪延待,也有茶浇舌本乾。
  • 3
    [宋]
    羲轮正弭节,别驾忽扬鞭。
    游从亦雨暑,朋盍知何年。
    欲叙情缱绻,难得形周旋。
    谱系玉为牒,辉华珠在渊。
    汉家子骏才,今世德麟贤。
    扆倅丹丘地,平分刺史天。
    婉画迈前辈,阴功培后缘。
    人或得其一,君亦几於全。
    微凉起天末,独热趋日边。
    石桥礼尊者,琼台访遗仙。
    高张天姥盖,稳泛雪溪船。
    稽山万塍稻,镜湖千顷莲。
    行庖击小鲜,触境乱鸣蝉。
    应酬图画中,怀想冕旒前。
    早渡月千里,晴帆风一川。
    清都郁佳气,绛阙锁祥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