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二苏文登趋阙二帖赞》

文字之祥,劂有原委。
父师昆弟,以及诸子。
文兮斜川,道兮颍水。
以文贯道,一家济美。
施及翰林,特游戏耳。
于风味中,亦复是似。
以坡为骨,以颍为髓。
苏门之英,来者视此。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赞美和传承,它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方式描绘了文字、文采、道统和一家之风的美。 首段至“施及翰林”部分,诗人在赞美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父师兄弟们对文字的热爱和贡献。他们不仅在文字的书写上有所成就,更在文字所承载的道统中,展现出一家之风的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学问和道德上,也体现在他们的家族传承中。 “以坡为骨”和“以颍为髓”两句,诗人将苏轼和颍水联系起来,赞美苏轼的文采和思想如同颍水的清澈,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人。苏轼作为苏门文人中的英才,他的影响深远,后来的文人学者都会以此为榜样。 整首诗充满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中继续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诗词
  • 1
    [宋]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余昔年辞免使北。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予与子由入京时,北使已问所在。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问君王乞镜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时犹子迟侍行。
  • 2
    [宋]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
    余暖蒸衣裘,热作堕指过时。
    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上雨下漫}。
    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
    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
    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
    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
    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
    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
    尚想丘园人。
    惭颊时一丹。
    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
    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
    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
    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
    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
    行止信流坎,所遇随
  • 3
    [宋]
    已闻舟楫具,那得苦留君。
    雨过霜风急,帆飞雪浪分。
    长途方策足,暇日正论文。
    功业他年事,风波岂足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