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拒霜》

消磨不上芙蓉了,岸上难兄正木强。
遭际东坡一题品,后来只合字宜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秋天的,通过描绘芙蓉、正木、东坡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消磨不上芙蓉了”,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到来感到无奈和无力抵抗。作者在秋天这个季节里,无法抵抗时间的消磨,就像芙蓉在秋天的到来后开始凋零一样。这句诗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抗拒的规律,即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时间都会无情地流逝,万物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岸上难兄正木强”,这句诗中的“难兄”一词,是用来比喻那些与主角境遇相似的人。在这里,作者用“正木强”来形容岸上的树木,暗示了它们在秋天里依然坚韧挺拔,与芙蓉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岸上树木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坚强不屈性格的自我肯定。 “遭际东坡一题品,后来只合字宜霜”,这句诗中的“东坡”是苏轼的别号,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作者认为自己的人生际遇与苏轼相似,都经历了秋天的磨砺和考验,因此作者在秋天里更加成熟和坚强。最后一句“后来只合字宜霜”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乐观态度,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像秋天的霜一样坚韧不拔,迎接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和对自身性格的自我肯定。
相关诗词
  • 1
    [宋]
    霜鬓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 2
    [清]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 3
    [宋]
    团扇多情手尚携,金风庭砌拒霜开。
    断肠一夜西楼雁,不带书来带恨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