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夏日忆西湖》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作品赏析
《采莲子二首》是唐朝皇甫松的诗作。 全文如下: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轻薄云羞日,莫倚穹苍不转时。 此二首一写少女贪戏,晚来弄水;一写少男少女信舟而行,仰望穹苍,彼此挑逗。风格很象民歌,语言清新流丽,生动活泼。前一首洋溢着欢声笑语,富有青春的快乐;后一首则有羞涩感,调子轻柔明朗,饶有情趣。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涌金门外,是杭州西子湖的一个景点,那里有一片柳林,柳丝低拂,远望如烟;西子湖即西湖,那里荷花盛开,水波泛起。以“如烟”状写柳树,以“水拍天”状写湖水,就为下面的采莲作了铺垫。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采莲船在荷塘四周荡来荡去,采莲人玉色的手腕举着罗裙轻盈地划着双桨,鸳鸯儿飞落在附近。采莲人双双荡着桨,显得格外轻快活泼。诗人抓住“玉腕”、“罗裙”等女性特征明显的字眼,正切合着人物采莲时欢快的心情。“鸳鸯飞近采莲船”,既描绘出鸳鸯近岸的动态,也烘托出采莲人荡舟时的欢快气氛。 此诗语言清新流丽,富有民歌风味。它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采莲图。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景色的描写也与人物的心情相一致:采莲女荡着双桨、带着笑颜,在湖面上缓缓飘摇;而鸳鸯惊飞、采莲船荡漾,又衬托出采莲人的娇羞可爱。 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结合。前两句写景,为实;后两句叙事,为虚;实处透着静谧的气氛,虚处充溢着欢快的情绪。二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柳如烟”状写微风轻拂、烟笼柳树的景象,“水拍天”描绘水波荡漾、接天的气象;后面四句中,“玉腕”“罗裙”对人物作了概括的刻画,“双”“近”则突出了人物的双桨和采莲船,而“贪戏”两字则把人物轻松欢快的心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种人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结合,富有情趣。这两点都是皇甫松诗歌创作艺术上成功之处。
创作背景
《夏日忆西湖》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怀念和向往。在夏季,作者可能身处远离西湖的地方,感受到炎热的气候,因此开始回忆起西湖的清凉和美丽。同时,这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这组诗通过描绘西湖的四季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深厚感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因此,《夏日忆西湖》的创作背景可以说是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上一首
《惜春》
下一首
《青松》
相关诗词
  • 1
    [近代]
    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
    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
  • 2
    [唐]
    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 3
    [明]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
    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
    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
    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
    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
    闲街屈律玉环分,香径萦纡宝钗出。
    游人歌舞暮不归,青山落日争光辉。
    香魂夜夜无归处,化作鸳鸯陌上飞。
    只今往事皆沉没,空见原头土花碧。
    耕夫拾得凤凰钗,恐是萧娘在时物。
    野棠花开春日西,胡蝶双飞莺乱啼。
    道傍芳草年年合,长与行人送马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