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兴元府园亭杂咏·山堂》

何以山名堂,层石作崖巘。
余本岩穴士,每往不欲返。
公吏呈俗书,还来愧冠冕。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何以山名堂》,作者通过描绘山峰的峻峭,表达了自己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 首句“何以山名堂”,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名堂的喜爱和向往。山名堂,即以山名而建的堂屋,这可能是一种以山为背景,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建筑形式。诗人对这种山间生活情有独钟,因此以“何以”为问,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层石作崖巘”,诗人描绘了山间景象的壮美和峻峭。层石,指层层叠叠的山石,崖巘,即高峻的山崖。这句诗通过描绘山石层叠、高峻的山崖,展现了山间景象的雄浑和壮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 “余本岩穴士,每往不欲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自称“岩穴士”,表明自己出身于山林隐逸之士的家族,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每次前往山间,都不想再返回世俗生活,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公吏呈俗书,还来愧冠冕。”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由的追求。公吏呈俗书,指公家吏员呈递俗书,即公家事务中需要处理俗事的部分。诗人认为这些俗事让他感到愧对冠冕,即愧对于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景象和表达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和对束缚和俗世的厌恶。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 2
    [宋]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 3
    [唐]
    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
    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
    山花添圣酒,涧竹绕熏琴。
    愿奉瑶池驾,千春侍德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