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光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
| 这首诗是描绘一个城市在暴雨季节的景象和感受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首句“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描绘了诗人的家乡,背靠山峦,面临江流,地理位置独特,但每逢大雨,便有泛滥的忧虑。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家乡环境和地理位置,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光若龙移湫。”这句诗描绘了更为严重的暴雨,大雨如倾盆,白昼如同黑夜,水流如龙湫般汹涌。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暴雨的强度和影响,使人感受到了大雨的威力。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暴雨对江流的影响,高树被淹没,屋庐无存,形象地展示了暴雨的破坏力。 最后,“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人提醒人们,这样的灾害已经发生了三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忧虑,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