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菊亭》

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
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
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
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
举头见南山,佳处政在此。
地偏心则远,意得道岂否。
张侯谢银鱼,筑室娱燕几。
小亭才寻文,景物自新美。
颇闻双瞳清,亦复强步履。
不妨数登临,倚杖看云起。
高咏悠然篇,冰鸿送千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陶渊明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欣赏。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隐逸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首联“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极高评价,认为他是一位超越了其他人的伟大人物。这一句也暗示了陶渊明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他是一位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品格和行为超越了其他人的水平。 颔联“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表达了陶渊明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忧虑,但他也懂得适可而止,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一句也表现了陶渊明的智慧和冷静,他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描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他回到家中,卧在衡门之中,没有怨气也没有欢喜。这一句表现了陶渊明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陶渊明在重阳节时节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他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在东篱采摘芳蕊,抬头看见南山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他身处偏远之地,但心却远离尘世,意得道通,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自由。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物。他赞美陶渊明的品格和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2
    [魏晋]
    息足回阿。
    圆坐长林。
    披榛即涧。
    藉草依阴。
  • 3
    [宋]
    行路难,有何难。
    不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彼此丈夫,莫受人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