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独酌》

江色侵枫冷,松风入暮幽。
莫愁樽酒尽,明月在高楼。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静、忧郁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冷淡而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江色侵枫冷”,这里运用了视觉和触觉两个感官角度。诗人描述了江水的颜色渐渐侵染了枫叶,使人感到寒冷。这个“侵”字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描绘了江水和枫叶的交融,还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松风入暮幽”,这里运用了听觉和嗅觉两个感官角度。诗人描绘了松林中的风声在暮色中越来越深沉,使人感到一种幽静和寂寥。这个“入”字用得非常生动,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风穿过松林,进入深处的场景。 第三句“莫愁樽酒尽”,这里诗人通过劝慰的语气,表达了生活中的困苦和烦恼无法避免,但人们不应因此而沮丧,借酒消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明月在高楼”,这里诗人用明月和高楼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高远、空旷的意境,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和释然。同时,这也与前文的寂寥和忧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慰藉的心情。 通过这四句诗,诗人将自然景色、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顾禧的《独酌》创作背景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诗人在独处时饮酒,可能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或文化现象,即文人雅士喜欢独酌品味酒的文化内涵,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感。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研究论文。
相关诗词
  • 1
    [唐]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 2
    [南北朝]
    独酌谣。
    独酌起中宵。
    中宵照春月。
    初花发春朝。
    春花春月正徘徊。
    一尊一弦当夜开。
    聊奏孙登曲。
    仍斟毕卓杯。
    罗绮徒纷乱。
    金翠转迟回。
    中心本如水。
    凝志更同灰。
    逍遥自可乐。
    世语世情哉(○同上)。
  • 3
    [近代]
    两字功名百战哀,江山无改此登台。
    举杯独酌看周易,樊口江鱼下酒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