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歌风台》

汉帝初平四海回,《大风歌》激楚声哀。
彭城王气千年足,芒砀寒云万里开。
父老只知亭长去,山河都属沛公来。
故乡欢饮无多日,泗水依然绕旧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以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为引子,描绘了刘邦建立汉朝的历史画卷。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诗人的感慨。 首句“汉帝初平四海回”,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的历史背景。次句“《大风歌》激楚声哀”,引用了刘邦的《大风歌》,表现了刘邦在战胜项羽后的豪情与悲壮。 颔联“彭城王气千年足,芒砀寒云万里开”,进一步描绘了刘邦的王者气概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彭城(今江苏徐州)是刘邦起义的地方,芒砀山则是他躲避追捕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 颈联“父老只知亭长去,山河都属沛公来”,通过对比父老乡亲对刘邦的认知,突显了刘邦从亭长到沛公,最终成为天下共主的辉煌历程。 尾联“故乡欢饮无多日,泗水依然绕旧台”,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刘邦在故乡欢饮之后,便离开故乡去继续他的霸业,而泗水依然绕着旧台流淌,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刘邦历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历史的缅怀。
创作背景
《歌风台》是明朝诗人沈明臣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有关。据史书记载,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与故人欢饮,席间他击筑而歌,创作了《大风歌》。这首诗表达了刘邦对英雄豪情的抒发和对天下安定的欣喜。 沈明臣在创作《歌风台》时,借用了刘邦的《大风歌》的意境,通过描绘刘邦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展示了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元]
    遥山寂寂对危亭,坏础欹沙柳自青。
    四海久非刘社稷,千秋犹有汉精灵。
    丰西水散烟沉浦,砀北云来雨入庭。
    坐想酒酣思猛士,歌风台下晚冥冥。
  • 2
    [明]
    君王昼游日,壮士俱锦衣。
    犹怜沛父老,争睹汉旌旗。
    汤沐开新邑,风云慑旧威。
    祇应千岁后,魂绕故乡飞。
  • 3
    [明]
    赤精自天启,黄屋凌空开。
    富贵归故乡,遂筑歌风台。
    佳人弄瑶瑟,故老持金罍。
    酒酣自击筑,浩歌何雄哉。
    飒爽龙虎姿,旷荡风云怀。
    顾为万岁后,英魂尚归来。
    回首望彭城,孤台亦崔嵬。
    百战功不成,千载令人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