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间破屋两间空,廊壁萧然西复东。 惨恻岂宜愁坐客,清虚聊称病眠翁。 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 客到消闲无一物,竹窗明月柳桥风。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寂寥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困境和坚韧精神。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坦然接受。 首联“三间破屋两间空,廊壁萧然西复东。”直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三间破旧的房屋,其中两间已经空无一物,走廊的墙壁冷冷清清,从西到东。这里,诗人用朴素而直接的语言,勾勒出自己的生活状态,为全诗奠定了清贫、寂寥的基调。 颔联“惨恻岂宜愁坐客,清虚聊称病眠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虽然生活环境凄惨,但并不适合因此而感到忧愁,清虚的生活正好称病眠的老翁。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坦然接受,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韧精神。 颈联“敢将道义夸汾水,惟有诗歌抵雒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守道义,自夸于汾水之间。而唯一的慰藉和依靠,就是诗歌。这里,诗人用自己的坚守和追求,为全诗注入了深沉的力量。 尾联“客到消闲无一物,竹窗明月柳桥风。”诗人再次描绘了生活的清贫和寂寥,客人来访,没有任何可以消遣的东西,只有竹窗外的明月和柳桥上的风。这里,诗人用自然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氛围。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坚韧的精神,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绘、心境的表达和对坚守和追求的展现,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坦然接受,体现了人生的坚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