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 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 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 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存,充满灵异色彩的场景。诗人以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人间受到润泽,天地之间充满清灵的景象。 首联“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描绘了大地受到长久的润泽,云层之下藏着清凉的泉水。这一联以对仗手法,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细腻感受。 颔联“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中,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功绩、名誉与山峦相提并论,意味着这些功绩和名誉如同山峰一样永恒。“道与人尊地转灵”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道法自然,人们尊重自然,大地便充满灵气。 颈联“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诗人以晓殿千家供奉香火的场景,描绘出人们对神祇的虔诚祈求。同时,在干旱的季节,风霆万里,大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 尾联“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诗人以醍醐之味为喻,暗示在这看似平凡的自然景象中,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然而,大部分行路匆匆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未醒来,还未领悟到自然的奥秘。 整首诗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