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茅荐卿之官白下》

筹国常存感慨余,一身牢落鬓萧疏。
官闲勿谓全无事,前岁闻君有谏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忧国忧民,虽然年老鬓疏但仍关心国事的官员形象。首句“筹国常存感慨余”显示了他经常为国家大事深思熟虑,心存感慨。次句“一身牢落鬓萧疏”则描绘了诗人的现状,一身漂泊,鬓发疏落,显示出他已经年老,但这并未影响他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最后两句“官闲勿谓全无事,前岁闻君有谏书”是这首诗的重点,表达了诗人虽然官职清闲,但并非无所事事,他一直在关注国家大事,而且前年还听到了您有上谏的奏书。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虽然身处闲职,但并未放弃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注,同时也透露出对同僚上谏行为的赞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一位老官员的忧国情怀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
**《送茅荐卿之官白下》是明朝文人吴梦旸所作的一首诗,主要创作背景是朋友茅荐卿即将赴南京(别称白下)任职,诗人写诗相送,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1]^。 在这首诗中,吴梦旸描绘了茅荐卿英勇无畏、才华横溢的形象,并使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剑花明”、“马足轻”等,来赞美朋友的英勇和矫健。同时,诗人通过“金陵地”、“六朝城”等词汇,唤起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联想,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
相关诗词
  • 1
    [清]
    江南忆,白下最堪怜。
    东冶璧人新诀绝,南朝玉树旧因缘。
    秋雨蒋山前。
  • 2
    [清]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 3
    [清]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