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好事近·独倚浙江楼》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浙江楼上独倚,满耳都是哀怨的笳笛声,心中思念着远在天北的人。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感人肺腑的思念之情和寂寥之感。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赏析: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诗人以“独倚”描绘出孤独的形象,以“满耳怨笳哀笛”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直接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虽然梨园的声音还在耳边,但是思念的人已经远在天北,无法相见。这里的“梨园声”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加衬托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和思念。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这两句诗人以海棠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对寒冷和恐惧的感受。海棠花的憔悴和怯寒,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回首华清池畔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寂寥和思念。华清池畔的露水、荒草和烟雾,都显得那么虚无缥缈,这也正是诗人对远方人思念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浙江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各种景象和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寂寥的心情。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意。
创作背景
《好事近·独倚浙江楼》是宋末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覆灭和作者的亡国之痛密切相关。当时,元军攻破了临安,宋恭帝和太后等被掳北去。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也随同前往。在途径浙江时,他独倚高楼,感慨万分,在亡国的哀痛中写下了这首词。词中通过描写凄凉的秋景和作者的孤独感,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相关诗词
  • 1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2
    [近代]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3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