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酬王昭仪》

秋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酌的旅人形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孤独、思乡和壮志难酬的主题。 首联“秋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描绘了秋天的深夜,诗人独自饮酒,挑灯看剑,泪痕满面的场景。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悲伤,还暗示了他内心的壮志和无奈。 颔联“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引用了黄金台和碧玉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己稀少的感慨。黄金台是古代君王招贤纳士的地方,诗人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遇到明君和知己的心情。碧玉调则表示美妙的音乐,但在这里却是“空好音”,暗含了诗人的壮志未酬,才华无人赏识的无奈。 颈联“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秋风万叶、孤馆梦回,一灯如豆、夜雨潇潇,这些意象都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尾联“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则以梧桐叶的萧萧之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壮志难酬的愤懑。梧桐叶落,秋风萧瑟,这股“劲气”直入诗人的短襟,使他内心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浓烈。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壮志难酬的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秋日酬王昭仪》是宋末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汪元量在南宋末年以琴师的身份供奉于内廷,曾经随从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被元军押送至燕京(今北京),在北地生活了十余年。这首诗是在他从燕京返回南方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和旧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十年犹尔恨难平”一句,反映了作者内心深深的痛苦和不满。
相关诗词
  • 1
    [明]
    疏明星斗夜阑珊,玉貌花容列女官。
    风递凤凰天乐近,雪残鹊嵒晓楼寒。
    昭仪引驾临丹扆,尚寝薰炉爇紫檀。
    肃肃六宫悬象魏,春风前殿想鸣鸾。
  • 2
    [唐]
    导洛宜阳右,乘春别馆前。
    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
    莫言舒紫褥,犹异饮清泉。
  • 3
    [宋]
    上皇曾御昭仪传,镜里观形只眼前。
    养得禄儿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