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杨宰泛湖》

他日草玄手,效官今武需。
端忧计丰歉,行邑问阴晴。
诗酒时陶冶,身名孰重轻。
犹能记驽蹇,拜赐得瓖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为官者尽职尽责、关心百姓生活的形象,同时展示了他在公务之余以诗酒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身名荣辱的淡然处理。整首诗透露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首联“他日草玄手,效官今武需”展示了诗人曾经的草莽英雄形象和现在身为武官的身份。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轨迹,同时为后文的表述铺垫了背景。 颔联“端忧计丰歉,行邑问阴晴”描绘了诗人身为官员,深切关心百姓生活的情景。他焦虑地思考着丰收与歉收的问题,行走在城乡之间,关切地询问天气的阴晴。这体现了诗人勤政爱民、尽职尽责的为官之道。 颈联“诗酒时陶冶,身名孰重轻”则表现了诗人在公务之余,以诗酒陶冶情操,不计较个人身名荣辱的生活态度。这一联彰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高尚的人格风范。 尾联“犹能记驽蹇,拜赐得瓖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艰辛生活的回忆,同时展现了他因受到赏识而获得的荣誉。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珍视,也表现了他对现在的感恩。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勤政爱民、尽职尽责、不计荣辱的官员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次韵杨宰泛湖》是宋朝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与友人杨宰一起泛舟湖上的经历。诗人通过描绘湖上的美景和感受,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心情。同时,诗歌也可能寓含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某种感慨。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歌背后的具体故事或事件,只能通过诗歌本身来揣测和解读其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