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越州歌二十首》

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
三十六宫随辇去,不堪回首望吴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透过诗意的表达,展现了东南半壁天空昏暗,万马奔腾,逼近皇城,逼迫幼君退位的悲壮画面。三十六宫随从皇帝离去,不堪回首望着吴地的云彩。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东南半壁日昏昏”描绘了东南半壁天空昏暗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动荡。这个意象给人一种压抑、悲观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万骑临轩趣幼君”描绘了万马奔腾,逼近皇城的景象,形象地再现了历史事件的紧张气氛。“趣幼君”三字,表达了逼迫幼君退位的无情现实,使人感到历史的残酷。 第三句“三十六宫随辇去”,通过“三十六宫”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皇宫的壮丽和皇室的尊严。而“随辇去”三字,则表现了皇室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凉,让人感叹历史的无情。 结句“不堪回首望吴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痛苦回忆。“不堪回首”四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而“望吴云”则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创作背景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越州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即现在的浙江绍兴。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衰落和元朝的兴起密切相关。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汪元量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战争的悲痛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感,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心情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