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

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
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
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
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
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
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
倾河看洗涤,馀刃聊斥摈。
坐令会府地,圜悟宗复振。
缅思中岩老,今代无此隽。
喜闻亲嫡子,高提曩真印。
要知天人师,此位那可闰。
好去露鞭影,广道收驵骏。
睠言清净关,莫遣众魔磷。
愿为一事大,他物非所赆。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峰峻岭中的高僧形象,表达了对其勇猛精进、无畏前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正法的崇尚和对束缚的挣脱。 首句“原原临济孙,一一孤峰峻”描绘了高僧所在的孤峰峻岭,表现出其高远绝俗的境界。“旧来正法眼,不许窥阃仞”则表现了高僧秉持正法,不容许世俗纷扰的内心世界。 接着,“古路人迹绝,况复遗辙轫”表现了高僧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孤独,但“只今谁健者,公亦师子迅”一句则突显了高僧的勇猛和精进。 “倚天剑气寒,掣电目光瞬”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高僧的气度和威严,而“平生缚虎手,肯击死蛇阵”则表现了高僧的勇猛无畏,不畏艰难险阻。 “如何闹市里,撒手乃勇进”一句则表达了高僧在喧嚣的世俗中仍能保持精进的态度,而“前时老狐臊,腥气存已仅”则表现了高僧清除邪气的威力。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传承正法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身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次友生杜应求韵送中岩印老往成都正法》是宋朝诗人史尧弼的一首诗。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为中岩印老去成都正法而作。其中,“次友生杜应求韵”表示诗人按照友人杜应求的韵脚来进行创作。 对于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友人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然而,现有的信息并未详细描述这些背景,所以无法给出确切的创作背景。 如果你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你进一步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可能能找到更多关于诗人史尧弼、友人杜应求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1
    [宋]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
    专念往生心不断
  • 2
    [宋]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
  • 3
    [宋]
    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
    以大愿力出世间,示梵王身宣正法。
    三十六旬有六日,惟有此日最吉祥。
    稽首殷勤一瓣香,万岁千秋为寿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