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晚饮西湖上归借榻吴山睡起偶作》

旅愁底物堪破除,闲出西湖弄妍靡。
苍山为鬓水为鉴,烟幕霓裳秀而绮。
兴酣剧饮醉如泥,妄意将湖比西子。
傍人见之为绝倒,谓我愚痴长康似。
归来寂历竟何得,只有熏熏黑甜美。
梦魂依旧过西湖,潮怒殷床惊不起。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旅途中的忧郁情绪,以及对美景和醉酒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旅愁底物堪破除,闲出西湖弄妍靡。”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旅愁,以及通过游览西湖来排遣这种忧郁的情绪。这里,西湖的美丽风光成为了诗人释放情感的对象。 颔联“苍山为鬓水为鉴,烟幕霓裳秀而绮。”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景,用苍山和水作为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颈联“兴酣剧饮醉如泥,妄意将湖比西子。”这里通过饮酒来表达诗人的豪情,同时用“妄意将湖比西子”来形容西湖的美丽,也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接下来的联句“傍人见之为绝倒,谓我愚痴长康似。”通过旁观者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然后,“归来寂历竟何得,只有熏熏黑甜美。”描述了诗人游览归来后的感受,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和甜蜜。 最后,“梦魂依旧过西湖,潮怒殷床惊不起。”以梦幻的形式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波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春晚饮西湖上归借榻吴山睡起偶作》是宋代诗人史尧弼创作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地点与时间:诗题中的“春晚饮西湖上”表明诗人是在春天的傍晚,在西湖边进行饮宴。西湖是宋代文人雅士常常聚会的地方,因此这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的一次欢聚。 2. 借榻吴山:诗人在饮宴结束后,借用了吴山的榻(床)进行休息。这暗示着诗人可能与吴山的主人有着深厚的友情,或是诗人对吴山的风景有着特别的喜爱。 3. 睡起偶作:诗人在休息之后,起床时有了诗兴,随即创作了此诗。这可能是诗人对刚才欢聚的回味,对西湖美景的赞叹,或者是对友情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春日在西湖欢聚后,借榻吴山休息,醒来时被美景和友情所感动,随即创作了此诗。当然,这只是对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情况还需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其他作品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上一首
《即事》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