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程淳老》

戒定通前念,苏黄早见期。
源流知衮衮,金印漫累累。
白首风尘外,丹砂岁月迟。
泉台无复恨,乔木有馀悲。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怀念。首联“戒定通前念,苏黄早见期”中,“戒定”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和禅定,表达了一种修行的心态。“苏黄”可能指的是苏轼和黄庭坚,两位宋代的大文人,也可能泛指古代的文人墨客。整句意味着通过修行达到了某种境界,预见了未来的命运。 颔联“源流知衮衮,金印漫累累”中,“源流”指的是事物的起源和流程,“衮衮”形象地描述了源头的不断涌动。“金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漫累累”则形象地描述了金印堆积如山的场景。整句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发展脉络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权力地位的淡泊态度。 颈联“白首风尘外,丹砂岁月迟”中,“白首”指的是老年,“风尘外”则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的意境。“丹砂”指的是炼丹的材料,也代表着道教中的修行。“岁月迟”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整句表达了作者在老年时期,依然坚持修行,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境界。 尾联“泉台无复恨,乔木有馀悲”中,“泉台”指的是墓地,“无复恨”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结束没有遗憾和怨恨。“乔木”象征着生命,“有馀悲”则表达了对于生命消逝的悲哀和不舍。整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富有哲理性和意象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挽程淳老》是宋朝诗人史尧弼创作的一首悼念诗,用以纪念他的朋友程淳。史尧弼和程淳两人同为宋朝的文人,他们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谊。当程淳去世后,史尧弼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哀悼,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通常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诗歌,作者可以传达他对逝者的怀念、哀痛,对生命的感慨等。而《挽程淳老》的具体创作背景,如两人的交往经历、程淳的生平事迹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璧水三千士,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
    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居家更乞身。
    期颐如可料,愁绝上元春。
  • 2
    [宋]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
    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
    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
    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 3
    [宋]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