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正是江村欲雪时,柴门修竹见横枝。
谁知句里生香处,只许疏帘半面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村雪景图,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寂静。首句“正是江村欲雪时”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即将下雪的江村背景。“柴门修竹见横枝”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村的景色,通过柴门和修竹的描绘,展现出江村的寂静和恬淡。 接下来的“谁知句里生香处”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诗中何处生香。最后一句“只许疏帘半面窥”则给出了答案,原来香气来源于疏帘半掩之处,让人感到一种隐约的美感和神秘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通过反问和答案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和理解诗的意境和内涵。同时,用词简练生动,意象清新自然,让人感到一种恬静和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村雪景的描绘和对疏帘半掩之处的点染,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寂静,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和感受诗的意境和内涵。
创作背景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是宋代的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十一月初三日,诗人把梅花插在古罍洗中,因此而创作的四首绝句之一。古罍洗是一种古老的青铜器皿,诗人用它来插梅花,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梅花的喜爱,或者是对古文化的敬仰。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诗歌的内容来进行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或背景介绍资料。
相关诗词
  • 1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2
    [魏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 3
    [现代]
    我爱天边初二月。
    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
    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
    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
    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