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萧照山水》

翩翩凉树下茅堂,揖客柴门去栈长。
山外横舟篷不启,谁知世有送迎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静悠然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首句“翩翩凉树下茅堂”,通过“翩翩凉树”和“茅堂”两个意象,展现了一个清凉惬意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茅草的质感。“翩翩”二字,既形容了树的摇曳多姿,又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次句“揖客柴门去栈长”,描述了主人在柴门前迎接客人的场景。“揖客”二字充满了热情与友好,“柴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个朴素、自然的乡村环境。 第三句“山外横舟篷不”,视野从茅堂扩展到了山外,一叶扁舟横卧水面,船篷紧闭。“篷不启”三字,营造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睡。 结句“谁知世有送迎忙”,与前面的宁静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慨,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地方,谁能想到世上还有忙碌的迎送之事呢?这一反问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茅堂、凉树、柴门、横舟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通过结尾的反问句,引发读者对忙碌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题萧照山水》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萧照的山水画作有关。萧照是宋代著名的画家,善长山水画。舒岳祥在观赏萧照的山水画后,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展现了萧照画技的高超与独特。
相关诗词
  • 1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
    [唐]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3
    [唐]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