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吕仙洞四首》

天人蜕迹便天飞,混迹尘凡世得知。
岁历七朝踰六百,朝朝冷眼阅行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天人蜕迹、混迹尘凡的场景,表达了对于人生、命运和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句“天人蜕迹便天飞”,通过“天人蜕迹”的形象,展现了超脱世俗、飞升天际的场景,寓意着人们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努力,可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境界的精神自由。 次句“混迹尘凡世得知”,则表现了诗人在尘世中混迹,但仍然保持着内心的清醒和明智。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即在世俗的生活中,仍然要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真理和智慧。 第三句“岁历七朝踰六百”,通过具体的历史时间,表达了诗人经历的漫长岁月和历史的变迁。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最后一句“朝朝冷眼阅行尸”,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人通过“冷眼阅行尸”的形象,揭示了世俗生活中的虚伪和假象,表达了对于真理和真实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时代的感悟和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陈造的《过吕仙洞四首》的创作背景与吕洞宾有关。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被广泛崇拜。陈造在游览吕仙洞时,被吕洞宾的传说和洞穴的景色所感,因此创作了这组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吕洞宾的敬仰,同时也描绘了洞穴的神秘和美丽。这些诗反映了陈造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相关诗词
  • 1
    [唐]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 2
    [宋]
    眉疏目朗姿圆通,诗书万卷罗心胸。
    华阳三茅仙洞中,凤笙隐隐和松风。
    薪林图识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体飘轻鸿,积金涧泉东复东。
    山中宰相那无功,昭阳竟作单于宫。
  • 3
    [唐]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