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故眉守张廷琛》

伊人湖海士,夙昔想风流。
决策元戎幕,宣威塞北秋。
分辽空往恨,保蜀尚前筹。
落寞三刀梦,真成取次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惋惜之情的五言律诗,诗中的“伊人”显然是一位英勇善战,风度翩翩的武将。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位武将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英雄落寞,壮志未酬的悲凉。 首联“伊人湖海士,夙昔想风流”描绘了这位武将的气度与风采,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在湖海之间自由驰骋的英雄。 颔联“决策元戎幕,宣威塞北秋”进一步展现了这位武将的英勇与果断。他在元戎幕府中作出重大决策,其威严在塞北的秋天中传播开来。 颈联“分辽空往恨,保蜀尚前筹”则暗示了这位武将的战绩与经历。他曾在辽地与敌人作战,虽有空往之恨,但仍能保卫蜀地,展现出他的英勇与忠诚。 尾联“落寞三刀梦,真成取次休”则透露出一种英雄落寞,壮志未酬的悲凉。这里的“三刀梦”典故出自《晋书》,意指多次梦见三刀,预示着将要离别。而“取次休”则表达了这位武将不得不接受现实,放下过去的遗憾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英勇武将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对英雄落寞的感叹,让人在赞美之余,不禁为这位武将的遭遇感到惋惜。
创作背景
《挽故眉守张廷琛》是宋朝诗人史尧弼创作的一首挽诗,用以悼念已故的眉山(故眉)太守张廷琛。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友情背景:史尧弼与张廷琛生前可能有深厚的友情,两人或许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过交往。因此,张廷琛去世后,史尧弼深感悲痛,创作了这首挽诗来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和哀思。 2.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之间流行创作挽诗来悼念逝去的同仁和朋友。史尧弼作为当时的文人,遵循这一社会风尚,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3. 政治背景:张廷琛曾任眉山太守,为当地百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史尧弼在挽诗中可能也借此表达了对张廷琛政治功绩的肯定和敬意。 综上所述,史尧弼创作《挽故眉守张廷琛》的背景主要源于两人之间的友情、当时的社会风尚以及对张廷琛政治功绩的敬意。
相关诗词
  • 1
    [宋]
    孤松挺挺凛高风,万语形容不尽中。
    独指平塘塘上水,水之清处俨如公。
  • 2
    [宋]
    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
    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 3
    [宋]
    世态纷纷等触蛮,惟公打透利名关。
    八州不作士衡梦,三径谩为元亮还。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节照西山。
    想应精爽难埋没,只在青松白石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