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
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
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
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燕山一带的旅途景象,展现了辽阔的草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军旅生活的感慨。 首联“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描绘了燕山的壮阔景象,同时展现了过了黄河后一片开朗豁然的心境。颔联“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形象地描绘了旅人在车上行坐和草间休息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颈联“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军营的秋夜和早晨的景象,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壮美。尾联“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奚奴的友善,展现了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 整首诗意境开阔,文笔生动,通过对自然和军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变迁及汪元量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这组诗创作于宋朝末期,当时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灾难。作为一位诗人,汪元量深感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思考。 其次,从个人背景来看,汪元量是一位具有深厚学养和高尚品格的诗人,他的父亲汪凤山是一位提举,即负责管理和调度军队的高级官员。作为儿子,汪元量对父亲充满了敬仰和思念之情,他的诗歌中经常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赞美。 综合以上背景,可以看出,《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这组诗是汪元量在国家危难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深情思考和表达。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2
    [宋]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3
    [宋]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