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愁来不可更禁当,望鬼门关断尽肠。
无处告诉只欲死,有时颠倒忽成狂。
三湘风雨失舟檝,万里路岐多雪霜。
遥忆武林社中友,下湖箫鼓醉红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描绘人生困苦与思念友人的诗。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痛苦、困境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首联“愁来不可更禁当,望鬼门关断尽肠。”以强烈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无法承受的愁苦,以及望向鬼门关时的断肠之痛。这里的鬼门关可以理解为生死之界,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这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使读者立即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困苦。 颔联“无处告诉只欲死,有时颠倒忽成狂。”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困境,无法诉说的痛苦让他只想一死了之,有时甚至会变得颠狂。这种描绘让读者对诗人的痛苦有了更深的理解。 颈联“三湘风雨失舟檝,万里路岐多雪霜。”在这里,诗人以象征的手法描绘了生活的艰难。三湘的风雨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失舟檝则象征着失去生活的方向。万里路岐多雪霜则象征着前方的路途艰难,充满挑战。 尾联“遥忆武林社中友,下湖箫鼓醉红装。”在这里,诗人回忆起了和武林社中的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些箫鼓声声、酒醉红妆的情景。这种回忆与前面的痛苦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现在的困境和对友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困苦、挑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的高超技巧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痛苦和思念。
创作背景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了宋朝的灭亡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 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组诗创作于宋朝灭亡,元朝初立的时期。汪元量作为宋朝的遗民,经历了国家的灭亡和民族的屈辱,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其次,从作者个人的经历来看,汪元量曾在南宋朝廷担任琴师,与皇室成员和朝廷大臣都有密切的交往。当元朝灭亡南宋,汪元量随同谢太后、幼主等被押解北上,在大都(今北京)度过了十余年的亡国生活。这种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诗歌充满了亡国之痛和思乡之情。 综上所述,《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了历史的大背景和作者个人的经历。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2
    [宋]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3
    [宋]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