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
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昔年离国,与同窗分别,历经艰辛,漂泊异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思乡之情。 首联“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描绘了诗人离国时的匆忙和悲伤,以及同窗好友离世的惨痛经历,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颔联“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浙江和碛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远离故土的孤独和凄凉。颈联“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通过描写诗人在异乡借酒消愁,宿邮馆时悲思故乡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尾联“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通过对比故人的富贵和自己的落魄,表现了诗人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了宋朝的灭亡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 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组诗创作于宋朝灭亡,元朝初立的时期。汪元量作为宋朝的遗民,亲身经历了国家的灭亡,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从作者个人的经历来看,汪元量在宋朝灭亡后,随三宫被迁往元都燕京,此后十余年往来于上都和大都之间。这种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综上所述,《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了历史的大背景和作者个人的小背景,这两方面共同影响了这组诗的创作。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2
    [宋]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3
    [宋]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