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儒生,在世间艰难求生,无法舒展自己的抱负和情怀。诗人自嘲自己的儒衣世法疏漏,无法得到伸展和舒缓,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首联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颔联则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的困境和渴望解脱的愿望。用“挟策来燕地”形容自己带着谋略来到北方,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几拟陈情乞鉴湖”,即多次想陈述自己的情感请求鉴湖(地名)的收容。 颈联通过对鸿雁和鹡鸰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鸿雁在风雨中孤独飞翔,鹡鸰在雪霜中孤独栖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无依无靠的处境。 尾联则以“湘江楼上无憀甚”来表达诗人无聊寂寞的心情,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而“不见吴山似画图”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处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作为南宋末期的诗人和宫廷琴师,亲身经历了宋朝的灭亡和三宫北迁的过程。这组诗是他在被北迁燕地后,怀念故国和亲人,抒发内心悲痛之情而创作的。 在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感受,展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元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整组诗充满了浓郁的悲伤和怀旧之情,是汪元量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作品之一。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2
    [宋]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3
    [宋]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