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绅笏视林薮,达人忘异同。 端知柱下史,却笑鹿门翁。 犴狱仍阴德,诗书亦隽功。 何须笠泽去,烟浪放船篷。 |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韵味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境,展现了人生的多元面貌和价值取向。 首联“绅笏视林薮,达人忘异同。”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绅笏,代表官职和地位,而林薮则代表自然和隐逸。这里表现了人们对待名利和自然的不同看法。而“达人忘异同”则表明了真正的智慧之人,能够超越这些表面的区别,看到更深层的本质。 颔联“端知柱下史,却笑鹿门翁。”通过对比柱下史和鹿门翁,进一步展示了不同的生活选择。柱下史,指朝廷高官,而鹿门翁则代表隐者。这里既有对权力的讽刺,也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颈联“犴狱仍阴德,诗书亦隽功。”则表现了人生的另一面。犴狱,代表刑罚和苦难,而阴德则指暗中的善行。诗书,代表文化和知识,而隽功则指卓越的成就。这一联表达了即使在困苦中,人们也能找到善和美的存在。 尾联“何须笠泽去,烟浪放船篷。”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笠泽,代表隐逸之地,烟浪则象征生活的波涛。这一联意味着,无需逃避现实,在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和高尚情操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