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徐虞卿醒心亭》

人间声利场,疾驰不知反。
营营计毫末,一益昧日损。
徐侯大雅士,探道自其本。
策勋虚明地,外累不待遣。
出能同光尘,归念寄萧散。
著亭得胜处,竹茂水清浅。
亭中眎亭外,畏涂尘眯眼。
悠然得此心,万化无余蕴。
老我尚问律,人与室俱远。
向来卜邻计,欲舞叹袖短。
会当寻此盟,蔬饭同茗碗。
洒然无何游,共阅世沈湎。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间纷扰、名利追逐的厌倦,以及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徐侯这样的雅士,探寻人生真谛,不为外物所累,出则同光尘,归则寄萧散,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写亭中竹茂水清的美景,反衬出外界的纷扰和尘嚣,进一步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与徐侯这样的雅士为邻,共同享受清静的生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清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简练,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通过对徐侯这样的雅士的描写,也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人生态度的赞美。
创作背景
《寄题徐虞卿醒心亭》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徐虞卿建造的“醒心亭”有关。徐虞卿为了寻求心灵清醒和宁静的地方,建造了这座亭子。陈造在得知此事后,便以寄题的方式,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理解。 在诗中,陈造描绘了亭子的美景,并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他对人生、自然和心灵的思考和感悟。他借助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综上所述,《寄题徐虞卿醒心亭》的创作背景是徐虞卿建造“醒心亭”的事件,而陈造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此事的赞美和理解,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清醒和宁静的精神追求。
相关诗词
  • 1
    [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 2
    [宋]
    艳赵倾燕花里仙。
    乌丝阑写永和年。
    有时闲弄醒心弦,茗碗分云微醉后。
    纹楸斜倚髻鬟偏。
    风流模样总堪怜。
  • 3
    [宋]
    疊嶂最惊目,排青隐星络。
    双溪颇醒心,激素出林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