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之所生,风寒燥湿毒。 浸淫侵臓腑,脉络起丝粟。 有药所不攻,鍼砭功始录。 有如龙潜见,岩穴通隐伏。 又如善用兵,洞窟皆驱逐。 毛皮与腠理。 一二数可烛。 刺俞已及髓,投穴不中肉。 春回九地底,冰崖芽众绿。 范子故书生,於此见也独。 十年从良师,神秘卷箧椟。 我疑秦卢扁,垣墙能外瞩。 又疑华佗子,披臓先剖腹。 范生何大奇,方书可无读。 我老目已昏,烦君为濯涤。 更阅十年书。 细字蝇头黑。 与子作佳传,当与太史续。 |
|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疾病的产生以及治疗的过程,同时赞颂了医者范子的医术高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疾病之所生,风寒燥湿毒”阐述了疾病的起源,既因为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这里诗人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病因概括为“风寒燥湿毒”,显示了诗人的艺术概括能力。 接着“浸淫侵臓腑,脉络起丝粟”描述了疾病侵入人体后的症状,疾病像丝粟一样在脉络中滋生,侵蚀脏腑。这里诗人用了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危害。 “有药所不攻,鍼砭功始录”说明了有些疾病用药物无法治疗,需要用到针灸等治疗方法。这里诗人赞扬了针灸的功效,体现了对传统医学的尊重。 “有如龙潜见,岩穴通隐伏”和“又如善用兵,洞窟皆驱逐”这两句诗人用了龙和兵士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诗歌技巧。 “范子故书生,於此见也独”到“方书可无读”这几句,诗人对医者范子的医术和学识给予了高度评价,体现了对医者的尊敬和对医学的推崇。 最后的“我老目已昏,烦君为濯涤。更阅十年书。细字蝇头黑。与子作佳传,当与太史续。”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目昏,希望范子能够为他治疗,并愿意再读十年的医书,与范子一起创造佳话,流传后世。这里诗人用了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医学和医者的无比尊敬和信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疾病的产生和治疗过程,同时赞颂了医者的医术和学识,体现了诗人对医学和医者的深深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