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汉州》

马踏巉岩缓著鞭,汉州城外看青天。
云横叠嶂吞残日,风卷崇冈起晓烟。
地拔翠峰森似笋,溪明锦石小如钱。
官邮睡足出门去,信口语言诗未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马踏巉岩缓著鞭,汉州城外看青天”,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骑马在崎岖的岩石上缓缓前行,在汉州城外仰望青天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壮阔、豪迈的心境,同时也引出了后续的自然景色。 接着,“云横叠嶂吞残日,风卷崇冈起晓烟”,诗人描绘了日落时分,云层横亘在层层山峦之上,仿佛吞没了落日的余晖,同时风吹过崇山峻岭,带起了晨雾。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也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 然后,“地拔翠峰森似笋,溪明锦石小如钱”,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翠绿的山峰高耸入云,像密集的竹笋,而溪水底的彩色石头则像小小的钱币。这种生动的比喻,使得诗中的自然景色更加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官邮睡足出门去,信口语言诗未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驿站饱睡之后,随口吟出诗句。这一结尾既展现了诗人洒脱、随性的性格,也暗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内心的诗意和灵感油然而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汉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环境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历史环境来看,宋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时代背景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汪元量本人作为一位官员和文人,在战乱中亲身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首诗中,汪元量通过描绘汉州城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他在战乱中的无奈和苦闷心情。因此,可以说《汉州》这首诗是汪元量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创作的产物。
相关诗词
  • 1
    [宋]
    绵州附子汉州姜,最好沉黎出麝香。
    鲁子师僧才一嗅,鼻头裂破眼睛黄。
  • 2
    [唐]
    太尉留琴地,时移重可寻。
    徽弦一掩抑,风月助登临。
    荣驻青油骑,高张白雪音。
    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
    静对烟波夕,犹思栋宇清。
    卧龙空有处,驯鸟独忘情。
    顾步襟期远,参差物象横。
    自宜雕乐石,爽气际青城。
  • 3
    [宋]
    岂忍轻离江汉州,去思日夜逐东流。
    可怜南纪楼前路,常与邦人忆蔡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