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独坐遣兴》

昏眼迷烟雨,修眉隐树林。
杜鹃知夜半,蟋蟀俟秋音。
静悟平生事,閒思万古心。
嗟跎七十五,既往莫追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过往的反思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昏眼迷烟雨,修眉隐树林”描绘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景色,昏眼迷蒙,眉毛被树林遮掩,给人一种沉重、迷茫的感觉,这为整首诗奠定了思考的基调。 颔联“杜鹃知夜半,蟋蟀俟秋音”中,作者借用杜鹃和蟋蟀这两种昆虫来表现时间的推移,杜鹃鸣叫预示着夜半的到来,蟋蟀的鸣叫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这两句诗充满了自然的韵味。 颈联“静悟平生事,閒思万古心”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作者静下心来反思一生的事迹,闲暇时思考万古的心灵。这里的“静悟”和“閒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深思考。 尾联“嗟跎七十五,既往莫追寻”中,作者感叹自己已经七十五岁,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追寻。这里的“嗟跎”表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感慨,“既往莫追寻”则表现出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以烟雨迷蒙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昆虫的鸣叫表现时间的推移,进而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
创作背景
《独坐遣兴》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代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战争、政治斗争等社会事件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诗人经历:舒岳祥是一位具有丰富人生经历和深厚文化素养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舒岳祥的生平经历对于理解《独坐遣兴》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独坐遣兴》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文化背景、社会历史环境以及舒岳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