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

西湖月,光皎洁,曾照钱王九重阙。
钱王歌舞恋春风,月亦有情光不歇。
一朝歌舞成尘土,断礎荒宫走狐兔。
月亦伤主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西湖月,几度圆,几度缺。
人生南北岐路多,几度相逢几度别。
去年月圆时,我在西湖十里荷花香,月吞酒卮。
今年月缺时,我在燕山万里来,酒招月来。
劝月酒一杯,我酒饮尽饮,胡为乎来哉。
停杯问月月变色,嫌窄。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若不痛饮真可惜。
物如流水,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月色并抒发人生感慨的诗。诗人以月为线索,贯穿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诗中“西湖月,光皎洁,曾照钱王九重阙。”描绘了西湖月色的美丽,同时引用了钱王的历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朝歌舞成尘土,断礎荒宫走狐兔。”一句,通过对比繁华与衰败,展现了生活的无常。 “月亦伤主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月和人都有情感,都会为生活的变迁而感伤。而后,“西湖月,几度圆,几度缺。人生南北岐路多,几度相逢几度别。”通过对月亮圆缺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的离合悲欢。 “去年月圆时,我在西湖十里荷花香。”与“今年月缺时,我在燕山万里来。”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生活体验。 诗的最后部分,“劝月酒一杯,我酒饮尽□□□□□□饮,胡为乎来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西湖月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的主题更为突出,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作为南宋遗民,汪元量亲身经历了亡国之痛,他的诗歌多数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因此被誉为“宋亡之诗史”。在元朝统治下,他深感故国之思,怀念故土的西湖美景,因此在幽州的月夜酒边,创作了这首赋西湖月的诗歌,借以表达对西湖的思念和对故国的眷恋。
相关诗词
  • 1
    [宋]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
  • 2
    [宋]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 3
    [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