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独生寄三弟》

愁来何所作,咄咄但书空。
梁燕亲衰白,林花与暂红。
无家不占梦,有弟恨飘蓬。
寂寞沧江上,茅斋细雨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郁和感慨,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困苦、孤独的生活状态下的内心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愁来何所作,咄咄但书空。”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愁苦之情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咄咄”一词表现了诗人的焦虑和无奈,而“书空”则传达出一种无所适从,无法解脱的情感。 颔联“梁燕亲衰白,林花与暂红。”诗人借用“梁燕”和“林花”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梁燕的衰白和林花的暂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有了更深的感慨。 颈联“无家不占梦,有弟恨飘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兄弟的牵挂。“无家不占梦”是说梦中都是对家乡的思念,“有弟恨飘蓬”则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漂泊在外的痛惜之情。 尾联“寂寞沧江上,茅斋细雨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凄凉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沧江上的寂寞和茅斋中的细雨,都给人一种孤独、落寞的感觉,更加深了诗人的忧郁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困苦、孤独的生活状态下的内心世界,让人对生命、家乡和亲情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独生寄三弟》是明代文人吴孺子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有关。吴孺子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困难或变故,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独生”,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庭结构和生育观念。 以上只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上获取。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 2
    [唐]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 3
    [南北朝]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