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检旱宿香云》

香云之山瞰平楚,松篁路穷得僧宇。
明窗深室皆严靓,白菊红蕖相媚妩。
它日欲来坐忙迫,此行忽忽宁得所。
蒲团憩定饭秋蔬,衣袂黄尘尚如许。
山僧共话岂须禅,但爱茶瓯如泼乳。
投床有梦不能记,忽听风林如过雨。
鸡声不贷拥被温,又控罢骖陵险阻。
出门便觉仙凡隔,犹闻窣堵风铃语。
今年旱暵遂无年,枵腹籲天连保伍。
颇能念我困驰驱,两两致词相劳苦。
但使秋租毋病汝,吾自卑官惯尘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刻意象和生动情感的诗。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困苦的理解和感怀。 首段,“香云之山瞰平楚,松篁路穷得僧宇。”诗人以高耸入云的香云山和茂密的松竹引路,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僧宇。这里的环境寂静、雅致,白菊红蕖相互映衬,形成一幅优美而静谧的画卷。 然而,诗人的心情却显得匆忙而迫切,“它日欲来坐忙迫,此行忽忽宁得所。”,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焦虑。在僧宇中,他憩息于蒲团之上,享用着秋天的蔬菜,衣袂上仍然沾满黄色的尘土。 诗人与山僧的交谈并不涉及深奥的禅理,他们只是喜爱那如泼乳般的茶汤。他在床上投宿,梦中无法记住的事情,忽然被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惊醒,仿佛经历了一场大雨。 鸡鸣声催促着诗人拥被取暖,他又驾驭着疲惫的马匹,翻越险阻。出门之后,他立刻感受到了人间与仙境的隔阂,仍然能听到风中铃声的嘀咕。 今年的干旱使得农作物无收,“枵腹籲天连保伍。”诗人表达了对百姓困苦生活的深刻同情。然而,他也发现人们能够理解和体谅他的奔波劳苦,相互慰问,这让他感到温暖。 最后,诗人表示只要秋天的租税不再困扰他们,他就已经习惯了尘土飞扬的卑微官职生活。这里,诗人以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人民生活的反映,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检旱宿香云》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自然灾害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历史上的旱灾和作者本人对灾情的观察与感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检查旱灾情况的过程中,夜宿香云寺的所见所感。通过诗歌的表达,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灾情的关注和对受灾百姓的同情。
相关诗词
  • 1
    [宋]
    海燕双来归画栋。
    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
    半醉腾腾春睡重。
    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
    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
    花里黄莺时一弄。
    日斜惊起相思梦。
  • 2
    [宋]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 3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