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任高和逸,吾当噬嗑劳。 生年虽后子,未老得无焦。 |
|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的“子任高和逸”中的“子”指的是一个人,这个人放任自己,过着高雅、飘逸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看似令人羡慕,但诗人却表达了另一种心境。 第二句“吾当噬嗑劳”中的“噬嗑劳”表达了诗人忙碌、焦虑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到自己与上述“子”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处在一种劳累、焦虑之中。 第三句“生年虽后子”表明诗人的年龄虽然比那位飘逸的“子”要小,但却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焦虑。最后一句“未老得无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然还未老去,但已经身心俱疲,陷入了焦虑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忙碌、焦虑生活的感慨和对高雅、飘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的表达含蓄而深刻,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