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郊行暮归》

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
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
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诗人吟咏诗歌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描绘了诗人吟咏诗歌归来的兴奋状态,同时描绘了城市的傍晚景色。这里的“兴欲狂”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沉醉,而“重城半掩傍昏黄”则营造了一种暮色渐浓的氛围。 颔联“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进一步描绘了傍晚的景色,以钟声、山灵、月魄和人影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山灵答”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宁静和神秘。 颈联“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则通过描绘诗人的饮品和装饰品,展现了诗人的雅致和风采。这里的“竹叶浅斟”和“梅花满插”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文人风范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忙碌。这里的“竟日酬心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而“才到明朝事又忙”则展现了生活的繁忙和无奈。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的文人风范和雅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郊行暮归》是宋朝诗人胡仲参的诗作。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结合胡仲参的生活时代和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郊行暮归》来看,可以推断这首诗是描述诗人在郊外行走,傍晚归来的情景。诗歌中可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感受。 其次,胡仲参生活于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感悟。因此,胡仲参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通过《郊行暮归》来表达他对郊外暮归景象的感慨。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郊行暮归》的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诗人郊外行走、傍晚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感受。
相关诗词
  • 1
    [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2
    [明]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 3
    [宋]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